2025年4月18日,由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和深圳市照明学会联合主办的“以光赋能——助力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光智汇工作坊于福田区城市管理局会议室召开。
城市光环境的科学规划与设计不仅代表着城市形象、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及城市功能运行效率,还与居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等密切相关,是塑造宜居宜业宜商的有韧性、智慧型城市的关键要素。
本次工作坊旨在从政策、人文、艺术、技术等多维度深入探索福田中心区灯光秀内容创作,营造特色的高品质城市光环境,进一步升华福田中心区灯光秀的夜间名片作用,助力福田区城市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庞杰
深圳市照明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本次活动主持人由深圳市照明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庞杰主持,庞秘欢迎大家打开思维,尽情释放创意,积极为深圳市景观照明出谋献策。
杨曙光
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局首先对参会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希望此类活动能持续不断的展开,通过座谈沙龙的形式,增加政府部门和照明企业的交流沟通,携手共融共创,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大环境野蛮生长过后,发展逐渐区域平缓的时期,照明企业也需要更多地沉淀、反思和酝酿。
随后杨局提出了三个和照明企业合作的重点项目:一是深圳湾灯光工程完善项目,二是灯光秀上墙设计,三是2025年深圳光影艺术季。他表示目前光影艺术季已经成为深圳的品牌活动,希望可以扩大合作范围为有意向的设计师、艺术家、企业提供舞台。并以日本、悉尼、挪威等多地的灯光活动为例,希望深圳光影艺术季也能有更多优秀的创意和作品加入,巧思不分大小,大到公园中的光影作品,小到光影艺术季文创,都可以为公共空间产生更多附加价值。希望在座的专家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深入探讨,用灯光打造领先国际的大都市。
赵元清
深圳市福田区城市管理综合事务中心景观部部长
赵部首先通过一组短片为大家简短介绍了当前灯光秀的基本情况,赵部表示灯光秀将逐渐增加展示内容,包括商业化广告、新品发布、重大活动等,希望专家们能为灯光秀的内容创作和管理运营提出宝贵意见。同时欢迎各位专家有优秀的光影作品都可以协助落地福田区的公共空间。并希望福田区的景观照明和夜间经济能够完美融合,鼓励各位专家、设计师利用光影创造或发现福田区的美丽,串联起福田文旅打卡路线。
与会嘉宾按座次轮流发言
欧阳小平
TS深圳尚思照明设计有限公司董事合伙人
欧阳总从参与灯光秀制作的经验谈起,她表示灯光秀的制作过程具有一定难度,很多艺术家的创意和灵感很难落地,需要不断调试上墙才能得到最终的效果。她建议可以采取共创的模式,集思广益。另外目前的灯光秀色彩过于丰富,可以参照国际上的表现手法,打破过往思维,输出更多创意。
马骏
深圳玛特照明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马总从载体条件、作用、责任、商业、内容、智能、体验七个维度分析了深圳灯光秀的特点和短板,提出了包括:开发数字孪生系统"云赏灯光秀"VR平台,合作本土创作者成立"光影体验官"联盟,提炼"科技+生态"双核IP,在纽约时代广场、东京涩谷大屏建立内容互换机制,实时生成热力图设置人流预警等建议。
张勋龙
深圳市千百辉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张总提出以下四点意见: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圈外达人更容易找到灯光秀的亮点,逐步树立国际优质口碑。二是参照里昂灯光节,以本土艺术家带动城市照明项目;三是扩大内容创作的征集范围,面向全社会寻求创作灵感;四是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包括执业资格、荣誉称号、租金减免等。
程旭敏
深圳市苍穹鲲鹏环境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程总将深圳灯光秀与较为常见的一江两岸灯光秀进行对比,强调深圳要突出自己的特点,考虑将灯光秀碎片化,从不同角度展示不同内容,实现灯光秀多样性。程总还详细阐述了自己为灯光秀设计的两个主题构想“滨海之城·鹏城记忆”和“科技之城·创新未来”,希望能以更艺术的形式展示深圳特色。此外他还提出了结合实时天气、线上线下结合、互动参与等建议。
林丹丹
MoA大音创设设计总监
林总提出三点看法:一是可以邀请网红、IP,线上线下结合等方式,打造深圳名片,形成品牌效应,塑造城市文化形象;二是注入更多的互动元素,全民参与,让市民感受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三是打开思路加强市场化发展,通过光影加强夜间经济,促进商圈消费,反哺项目运营,保证项目良性发展。
王丹青
利亚德智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王总认为新加坡与深圳发展历程相似,值得我们借鉴:一是政府引领,二是全民培养,三是建立国际通道,这样城市氛围既不缺少国际范也不缺少传统特色。深圳完全可以以灯光秀为锚点,通过文创等手段,促进商圈消费,带动夜间经济。并以香港与北京故宫为例,扶持本土艺术家,达成项目营收良性循环。最终面向国际大V,进行高消费、高净值的精准推广。
林虎
LPA照明设计事务所深圳负责人
林总同样提到现有灯光秀颜色过于丰富的问题,并建议每栋建筑应该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不仅要达成整体效果,同样要显现出独立的角色。
张宏鹏
中建照明有限公司设计院院长
张总认为灯光秀在保证大众喜爱的基础上,应该加强艺术设计,丰富色彩运用,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空间。并开发多个灯光秀观赏角度,固定主题虽然叙事宏大但固然有所局限,希望灯光秀能让更多人参与,更多商业融入,最终通过引进大品牌配合大事件节点加快传播速度。
张子征
德润规划设计院(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总明确了深圳灯光秀打造了一个动感的界面,也是福田中心区夜晚的第二空间。深圳灯光秀应凸显深圳特色包括客家文化、滨海文化、发展历程、科技之都、设计之都、生态之都等,通过大事件的活动形式推广宣传,结合文旅夜游进行情景制造,包括演艺团队、花车巡游、NPC互动等等。将单一平面观感拓展为多元立体空间沉浸式体验,加强商业化运营。
杜健翔
深圳市大晟环境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杜老师认为如果想突破原有灯光秀水平,需要抓住主题性,在地性,公共性,技术性,公益性,商业性,艺术性七个特点,扩大空间范围,打破原有模式,创造性的设计深圳灯光秀2.0版本。并可以考虑将灯光秀设计作品竞赛平台常态化,吸收各大院校优秀创意灵感。
赵铁夫
上筑国际照明设计(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总认为当前灯光秀创造的记忆点不深,应该加强符号化设计,提炼深圳符号运用到作品中,通过多方借势,包括和社会组织、公益组织、学校融合,将光影艺术的种子送到市民、孩子心中。同时开展光影艺术的子项目,多方联动,互补效果。
胡燕凯
汉都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总根据多年来从业经验阐述了三个观点:一是持续,灯光秀需要持续稳定的发展,每年都应该组织固定活动;二是多元,多元文化的碰撞才能创造优秀的作品;三是探索,每一年都应探索新的方向,进行充分的积累,为未来做准备。
林泽丰
上海碧甫照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
林总提到几个问题,一是灯光秀的视角有所局限,很多行人虽然深处其中,但是并不能看到具体场景,建议打造多元化场景,将灯光秀碎片化;二是国内灯光秀同质化情况严重,应打破传统框架,考虑采用数字孪生手段,呈现更多艺术效果。
王艺炜
深圳集光创意展示有限公司设计负责人
王总建议采用媒体立面与热词交互的方式,用一些代表性的超级符号做定格画面,或以全民共创的方式打破专业壁垒,把市民中心还给市民。
钟振宗
深圳市照明学会党支部书记
钟总首先介绍了当前灯光秀原始设计的几个细节,包括远中近三处观赏点,更接近“元”字型的形状设计,以及“辉煌新时代”版本的设计理念和它的故事性、话题性、艺术性。随后提出了几个建议,一是设计时应考虑建筑之间的关系,二是开放更多的观赏点,三是可以将灯光秀效果外延,串联多个商圈,形成完整的夜游路线。
杨敏
深圳市中振规划设计企业(有限合伙)合伙人
杨总从三个方面包括:新的思路、新的做法和新的技术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一是召集更多新媒体艺术家、动画设计师、原画设计师、音乐艺术家等参与设计;二是拆分多个步骤,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三是利用AI算法实现作品采集、人流数据、天气信息等。
张丽
盼兮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总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以内容为王,拓展范围吸取更多人的创意;二是从多角度加强宣传力度,加深灯光秀、光影艺术季入口传播。
活动结束,与会嘉宾合影留念。最后我们借用张丽总的话来总结:灯光秀从来不仅仅只是一个秀,它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希望能以它为中心光源点,辐射到我们深圳的各行各业,并促进深圳文化商业旅游发展,从而下好这一盘大棋。不仅是我们的主管单位,这也是每一个热爱深圳的人的共同的心愿。